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在调查研究方面是一位楷模。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讲到,“他经常深入实际和基层调查研究。从1951年到1966年,他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反映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其中有98份报告是他亲自主持搞的。”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年事已高,但朱德不辞劳苦,每年都用两到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仅1956年到1965年间,他在外视察调研达27次,到过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平均每年花在实地考察调研的时间有两三个月。今天介绍的这一篇调研报告就是他于1962年3月19日至4月14日在江西山区农村所作的调查研究。
“千万不要低估了山区的价值”
1962年3月,已是76岁高龄的朱德,来到江西。这一行他除了重上魂牵梦绕的井冈山,再访昔日战斗过的地方,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就农村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江西山区较多,“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朱德历来注重山区经济建设,认为全面开发山区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调研他把重点放在了山区,先后到了云山、井冈山、大茅山和武夷山考察。
对于山区的重视,离不开朱德长期山区生活、战斗的经历和在多地实地调查了解的体察。他曾说:“我是在四川巴山下长大的,亲自体会到山区有山区的好处。我们打游击十几二十年都在山区。千万不要低估了山区的价值。”
此前,江西已经作出了“全面开发山区经济,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山区”战略决策,决定在庐山、井冈山等二十多个大山区建立农、林、牧、渔综合垦殖场。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迅速崛起,为全国所瞩目。“江西抓了山头,全省出现了几百个‘南泥湾’,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朱德在调查报告开篇就肯定了江西落实山区经济开发的成果,并用垦殖场、人员的数据简要介绍了普遍情况和做法。
整个调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垦殖场的所有制问题、食油统购的办法、发动群众种棉花、恢复健全供销社、用布匹和工业品向农民换购物品、城镇手工业的困难、药材问题、景德镇瓷器出口以及农村票子过多的问题,并提出了九点建议,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如何以现有的生产力与之适应。
一项一项具体的矛盾问题都是朱德亲自查阅资料、聆听干部群众汇报并亲临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朱德认为,“无论工业、农业,都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一切矛盾才能解决”。
在调研中,针对每一个问题,朱德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垦殖场“还是作为大集体所有制来经营比较好些”,因为这是“他们凭自己的双手搞起来的这个家务”“不要急于抽调他们的利润”,因为这样“更适合于当前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方式”;对于农村的食油“必须只购不销”,因为“如果政策对头,还可以或多或少地调出一些油来”;应该“允许群众以棉花向供销社换布”,因为“群众对于用棉花换布是满意的”;“供销社一经恢复,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因为“群众对供销社十分关心”;“农民愿意国家拿出布匹、胶鞋、球鞋、自行车、手表等工业品向他们交换”;“药比柴贱,谁人还愿意去采药呢?”
从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出发,是朱德调查研究的落脚点,他曾强调:“只顾国家、集体,不顾个人,就不可能有国家、集体的发展。只有把三者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群众才有生产积极性,不要怕农民富,农民没有吃、穿,家都顾不了,哪能建成社会主义?”
“不要怕农民富”,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似乎很是平常,但在当年,在那样的背景下能这样提出,却需要很大的勇气,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也是很有创见性的。
只有弄清情况才能向山头进军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下石家庄,朱德赴晋察冀解放区,对敌情做了详细的调查,他甚至还找俘虏谈话,了解石家庄城内的敌军部署。朱德说:“每次作战,无论大小,我总事先勘察地形,精密计划每项细节。”这种良好的习惯,使他经常能打胜仗。朱德在战场上的战术原则,也成为了他后来调查研究的工作原则。
从农业、工业、手工业到外贸,朱德对现况的了解和未来的发展都力求做到胸中有数,只有明明白白地掌握情况,才有清清楚楚的计划决定。这种“惯用手法”在他的江西山区调研报告中可以窥见一二。
“现在群众的穿衣、铺盖、絮棉相当困难。国家在短时期内又不能满足这方面的供应。”朱德在与江西吉安专区的同志谈话后,提出发动群众在自留地种棉花的方案,同时指出方案实施所需解决的几个问题:1.调剂土棉种子;2.开荒种棉;3.允许以棉花向供销社换布;4.允许自纺自织;5.发动栽桑养蚕。
朱德就供销社的事业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他在报告中列举了供销社恢复后的好处,指出“有不少基层干部对他们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还不够有力。”朱德认为,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任务,不单在于上缴多少利润,而主要是扶持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东西多了,国家和人民才能富裕起来,供销合作社要成为国家和农民之间的桥梁。
“我们看到砍倒的木头烂在半山,多少大毛竹老死,小竹子更是漫山遍野。”通过亲眼所见,朱德意识到山上原料的运输与城镇手工业加工之间的矛盾,他建议“动员城镇一部分手工业工人上山自找原料,或者就在山上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再运出来。”
每一条朴实而有力的提议,都来自朱德对真实情况的深刻认识和反复斟酌,就像他在战前查看地形、了解情况,征求指战员的意见,然后才作出战斗的安排部署。正是如此认真的态度,使他指挥的“战斗”很难失败。
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无论是在什么时期,无论是在什么年纪,朱德总是出现在第一线亲自摸情况、占有材料,思考内在联系,而后为中央提供决策意见。
长时间地聚焦一个主题深入调研
踏遍青山人未老,朱德这位“人民的勤务员”一生不停歇,从北方到南方,从西边到东边,走过黄河,到过长江……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据悉,除台湾、宁夏、西藏外,其他省市他都走到了。在不断深入基层中体察民情民意,对工业、矿业、农业、商业、外贸、财政、交通等领域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中肯意见。
结束江西之行的朱德说:“这些地方都是好地方,有山有水,气候好,不论旱或涝总会有收成,特别是山区有丰富的资源,多年积蓄在山上,等待开发,问题就是地区宽、人口少,缺乏劳动力。”调查报告的最后他建议动员一大批劳动力去江西等地安家落户,“有两三年,就可以把这块地方变成粮仓,变成棉花、油料、茶叶和桑蚕生产基地”。
朱德一生调研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以及撰写调研报告之多,都令人折服。调查研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持之以恒,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朱德搞调查研究,不但坚持的时间长,而且调查研究的主题也一直较为稳定,即大多围绕经济建设问题,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为着眼点。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对于手工业的关心。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就发展手工业问题多次开展调查研究,4次亲临手工业方面的全国性会议并讲话,听取汇报,进行谈话,通信等50余次,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手工业思想。
事贵有恒,恒则必利。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必须常用多用,像朱德一样,将其变为生活中的自觉、成为一辈子的习惯。调研的成果往往就是取决于调研的状态,“走场子”“装样子”,最后落得“没方子”。着眼当下,让调查研究从要求变成习惯,从被动变成主动,是我们破解难题的办法、谋划事业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