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里格水流过了座座山,高高里格树摸到了天上星,穷不是命,富不是命,共产党是我俚个命……”舞台上,山峦如黛映朝阳,云遮雾绕美如画,嘹亮悦耳的歌声引得台下观众不断鼓掌。2个多小时的演出,歌剧《山茶花开》用真挚的舞台艺术魅力渲染了整个剧场,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不断的转折中久久难以回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优势,积极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中,出品创排扶贫题材原创歌剧《山茶花开》,用艺术作品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壮举,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深情描绘广大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富起来、美起来的道路上的新风貌、新气象。
现实题材的艺术表达
“本以为是一部沉重严肃题材的主旋律歌剧,但整个故事紧紧的抓住了我的内心,让我觉得如此真实、震撼、感动,并赋有力量。”有观众表示。谢幕时,观众不由得主动起立,向这样一部精诚的作品鼓掌致敬,久久不愿离去。4月5日至8日,由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制作,江西省歌舞剧院创排的原创民族歌剧《山茶花开》,历经一年半的创排和精心打磨,在江西艺术中心公演,受到观众热烈好评,成为一出反映当下精准扶贫感人故事的精品剧目。该剧公演中,学习强国、人民网、凤凰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一点资讯等各大媒体大量报道。
该剧以民族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深度贫困小山村,第一书记唐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和矛盾。他实实在在为百姓纾难解困,一次次遇到难题,并在解民之困、排民所忧的过程中树立起扶贫干部的高大形象,经过艰苦努力工作,改变了群众等、靠、要的观念,大胆推进扶贫项目,带领当地群众一步步脱贫,反映了新时代扶贫干部的作为和担当,谱写了一部脱贫变化的英雄史诗。该剧入选中宣部、文旅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全国展演参演作品,文旅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江西文化艺术基金 2020 年度重点项目和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
脱贫攻坚是中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奇迹背后,是290多万名驻村干部长期奋斗在一线,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甚至是生命,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在叙事中写人,在故事中见精神,展现这场战役中平凡却又不凡的“战士”,是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者共同的追求。
好的文艺作品应该像清晨里的一缕阳光、春季里的一股清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该剧不少情节和细节都来自于扶贫第一线,更真实感人,矛盾冲突也激烈,人物形象丰满,语言诙谐幽默。很多金句台词被观众津津乐道,比如:“风吹云,水流沙,是非曲直自会有回答。”简短而犀利并富有一定哲理。
火热生活撩动创作者心弦
现实题材作品尤其要以真实的生活、人物、细节为根基,充满激情和昂扬斗志的脱贫攻坚总能拨动艺术工作者的心灵之弦。歌剧《山茶花开》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风和求索。
为了让剧本更接地气,在创作之初,剧目主创人员自2019年10月起,深入赣州、井冈山等多地扶贫点采风创作,走访了大量扶贫干部、村干部和村民,倾听扶贫工作者心声,倾听贫困户的期盼,倾听镇村干部的苦辣酸甜,有了生活积累,才能有《山茶花开》创作基础和源泉。
生活中扶贫故事是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采风除了为创作提供情感与故事的基础,也为舞台贡献了不少独具匠心的细节。有些细节不实地去看、去感受,根本设计不出来。比如,该剧主创人员到赣州上犹县非遗项目“盘碾锤撞”的榨油坊参观,深深被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锤组成的古法榨油坊吸引。油坊开榨场面宏大,掌锤的老大,执着悬吊在空中的撞锤,唱着节奏性特强的山歌,在两个助手的和应下,将长达5米有余的撞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被挤榨的油胚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色的清油。撞锤与“进桩”的撞击声,有如长鸣的金钟,顿时与阵阵油香搅缠在一起从油坊里飘荡出来,嗡嗡然,恰似星外传来的天籁,弥漫空旷,遥遥不散。这个真实的细节经过艺术加工,成为该剧舞台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
不仅优秀扶贫题材作品的故事、人物都有现实中的影子,作品的服装、音乐等,同样来自现实扶贫生活,这些元素一道构成作品成功的基础。江西的青山绿水、山茶花、微风细雨都给了该剧服装设计灵感,最终赣鄱山水人文的美被融入舞台服装中。音乐对于一部歌剧来说至关重要,扶贫题材歌剧的音乐唱的是不是老百姓的心声,尤其重要。江西民歌、民俗、民情和采茶戏中丰富的素材为《山茶花开》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音乐一响起,每个音都砸在观众的心上,每个音都在抨击着心脏,每个音都带领观众踏上扶贫之路。
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背后,都蘸有艺术家们的心智和血汗,舞台上辉煌帷幕的后面,同样饱含着艺术家一次又一次热情的投入。《山茶花开》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在饱含深情地描绘扶贫道路上奋斗的群像,特别注重对扶贫干部的发现、塑造,描绘了主人公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在精神指向上塑造,在情感世界里锻造。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经过不断的痛苦否定和扎实打磨,使一部上乘之作臻于完美。
以“脱贫攻坚精神”精益求精打造作品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舞台艺术中,是这个“命题作文”的关键。
从初稿完成到正式首演,歌剧《山茶花开》已五易其稿,剧本、作曲稿、演出稿微调打磨之处更是不计其数。每一次修改都有新的元素融入,以期更完美。整部剧的创排过程,既是脱贫攻坚精神在舞台上的真实再现,也是脱贫攻坚精神激励了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
此次创作歌剧《山茶花开》,对于编剧步川先生来说也是一种全新挑战。在创作过程中,他从脱贫攻坚的故事中获得一种坚定向前的巨大动力。时至今日,谈起该剧,步川先生都会禁不住感叹:“这是我从事编剧以来写得最累的一个剧本。”
为创作出一部兼具故事性和艺术性、能够体现脱贫攻坚精神的剧目,步川先生在落笔创作期间,对作品也是不断修改。在剧本创作完毕之后,经过讨论,又完全推翻已有的成果,全新架构,重头开始,如此反复至少5次之多,其它打磨修改则不计其数。
“创作的过程是艰难、艰辛的过程,有时使人会有精神崩溃的感觉”,步川先生说。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也保证了剧本的超高品质,为整部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创作过程,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为了在扶贫故事上表现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步川先生在创作中绝对是全身心投入。在病重期间,躺在ICU病床上,他利用打针的间隙,凭对剧本的记忆,艰难地用手机修改剧本。病愈后在彩排现场,他平静地说:“当时,身体是病痛的,但是思维是清晰的。为尽快把脱贫攻坚事业搬上舞台,为平凡英雄画像,为火热时代立传,即使耗尽了生命最后一点精力也要写好”。
“你和我是一个括号,这一半是那一半存在的必要……”剧中这样经典、富含哲理的唱词让人记忆深刻。没有全情投入,怎能写出如此催人泪下、让人共鸣、富含韵味的词句。
剧情丝丝入扣 细节彰显质量
“音乐停,演员情绪表达还不够到位,没有冲击力,重来一遍。”随着导演的喊停声,演员重新站好位置,调整情绪投入剧情中。一个一个的表情、一句一句的台词唱腔的“抠”,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剧组排练现场无数次出现。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精神是具体的、鲜活的,主要体现于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坚强行动、坚毅作为中。总导演傅勇凡要求全体演职人员要像剧中人物“扶贫第一书记”唐猛一样,敢于直面问题,解决困难,用脱贫攻坚精神,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严格的自我要求,更真挚的情绪表达来铸造舞台艺术作品,为庆祝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细节就是一个节点,把握细节是显现质量的不二法门。
总导演傅勇凡在排练场上,满怀激情,关注着排练场上每一个细节:演员是否准确演绎出了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情节上是否还能给观众更多触动,表演形式是否已打通那段历史和当下生活间的碰撞交流等等。
每每谈到《山茶花开》,总导演傅勇凡总会滔滔不绝。“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来书写脱贫攻坚的故事。我们的扶贫干部就像一朵朵鲜艳的山茶花一样,种植、开放在我们的贫困山区;而身处大山深处的村民们,他们的生活水平一步一步地提高,也像山茶花一样红艳艳地绽放。”
由于剧组的演员来自不同地方,更有部分是从未接触过歌剧的演员,排练难度很大。导演组就从训练肢体动作基本功开始,然后再到演员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情绪传递、舞台效果整体呈现等不同层次的训练。4个月来,在总导演傅勇凡的带领下,每一句台词、每一段演唱、每一个表情、每一组动作,演员们都一遍一遍反复排练,进行精雕细琢。哪怕是身体不适、负伤都从未中断过排练。
该剧主创团队可谓大咖云集。艺术顾问邀请国家一级作曲、原总政歌剧团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王祖皆担任;音乐总监、乐团指挥由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心草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常任指挥担任。音乐家、作曲家石松先生,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程桂兰和万山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永不消逝的电波》舞美设计师秦立运,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王瑞国和国家一级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师赵艳等大咖加盟。该剧主创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劳,用故事和细节展现了历史的逻辑和时代的课题,用人物和情感描绘了英雄的心路和现实的巨变,用审美和个性张扬了时代的气息和中国的精神。
全院上阵,刻苦排练
舞台小天地演绎脱贫攻坚大文章。艺术工作者为了交上了满意答卷,拼尽全力,辛苦付出。从去年11月创排至今,剧组演员们从未忘记过身上肩负的责任,团结一心,聚起磅礴力量。
该剧启用了一大批青年演员,他们在剧中不断成长、进步,为剧目带来了巨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一开始“在舞台上走路都不会,说话和唱都表达的不对意思,更别提情感表现了”, 在有丰富经验的演员带领下,从研读剧本开始,仔细推敲剧本细节、认真背台词、反复练习表演动作和歌唱;再从理解剧中人物到带着内心情感全身心投入角色。有时为了一个细节动作,演员们每天都要练习8小时以上。“演完这个剧觉得可以胜任其他剧了。再有机会的话,饰演其他的角色会更游刃有余。”青年演员如是说。
每天下午1点至晚上10点,总导演在排练场对每场次进行排练,并针对每名演员的表演及演唱提出要求。次日上午演员们在副导演及声乐指导的带领下,复习导演组对演员的要求。自剧组开始集中排练以来,这样的时间表从来没有改变过。“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剧组所有演职人员的共同感受。为把每一场戏排好,演员们将满腔热血倾注在唱念间、倾注于台前幕后,秉持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致敬脱贫攻坚精神。
为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从形体到唱腔,再到人物情感,演员们一次又一次练习,细细打磨,用每一个神情,每一个细微动作传递情感,融情于戏,将自己置身于戏中。他们经常练到声音嘶哑,却依然坚持用饱含情感的唱腔传递着深厚的情感。舞台上每一处进步和改变都是主创和全体演员们无数个日夜打磨奋战的结果,也正是这份对艺术纯粹的追求,让剧组全体成员坚定信仰,继续前行。
主演杜欢,在剧中饰演驻村第一书记唐猛,对于角色本身,杜欢说到:“要塑造好第一书记‘唐猛’这个角色,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他是一个小人物,不是‘英雄人物’,日常工作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处理一些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件把一个普通的驻村书记鲜活的塑造出来,充分体现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主演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去面对贫困户们,他在剧中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体态动作都要演活“唐猛”这个角色。剧情不同,状态也要跟着调整,这些都要去研究,反复练习和打磨。
除了春节假期短暂的7天休息,4个月以来,演员们一直都放弃节假日在进行排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顾伤病困扰,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发扬着省歌舞剧院能打硬仗、胜仗的团队精神,坚守在排练场上,连续奋战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为的是最终把最优秀、最精美的赣鄱艺术水准呈现给广大观众。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领头羊作用,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切实对标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新时代文艺作品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用艺术回馈社会,用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感受时代脉搏,鼓舞乡村振兴士气。